聯系電話
一、系統組成
本實驗平臺采用FPGA+DSP+AD/DA架構,實驗內容借鑒Simulink的設計思想,開創性地將實驗內容在軟件側封裝成模塊,通過PC端連線設計、下載,生成硬件測試環境,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實驗操作過程,有助于學生理解通信系統的實現流程,可完成原理實驗、工程實訓、二次開發等不同層次的相關課程。同時很好地支持了以后的課程升級,可擴展新技術的實驗課程。
數字通信原理實驗平臺架構如下:
圖1 實驗平臺系統組成框圖
該實驗平臺硬件系統由FPGA+DSP平臺、接口電路平臺、AD/DA平臺、眼圖觀測模塊四大部分組成。
1. FPGA+DSP硬件平臺:數字通信原理實驗平臺的核心實現部分,將大量的實驗通過基于FPGA和DSP硬件架構技術實現。通過提供的Demo軟件模塊,完成相關通信原理課程的實驗。
2. 接口電路平臺:包含音頻輸入輸出、話機、RS232串口通信等接口,滿足本實驗平臺的相關接口電路。
3. 高速AD/DA:標配高速AD/DA模塊,完成信道調制解調的模數/數模轉換功能。
4. 眼圖觀測模塊:眼圖觀測電路,實現對信號的眼圖觀測功能
二、系統特點
1. 創新的硬件模塊化設計思路,主板+實驗模塊兩大部分組成。
2. 創新的軟件模塊化設計思想,將實驗內容在軟件側封裝成模塊,便于學生實驗實訓和掌握原理。
3. 采用圖形化界面,實現實驗的軟連線,避免頻繁插拔器件造成的器件損壞。
4. 采用圖形化界面,保證了實驗內容的一致性,測試信號設置比較方便,可以根據實驗內容隨意設置觀測點,避免了常規實驗箱在測試過程中的局限性。
5. 軟件無線電架構,提供大規模可編程器件,實驗形式靈活,方便學生的課程設計、畢業設計、二次開發、綜合設計、電子設計大賽。
6. 以通信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設計為主線,實現了語音編解碼、語音壓縮/解壓縮、信源編/譯碼、信道調制解調、擴頻/解擴頻、復用/解復用等系統設計的核心技術。
7. 自帶信號源:同步信號源、非同步信號源,音樂信號等,無需另外配信號源。
8. 實驗平臺220V市電供電,內置電源:+5V,+12V,-5V,-12V,具有短路保護和自動恢復功能。
9. FPGA+DSP技術,方便課程升級。
10. 給學校提供通信原理實驗平臺的源程序和代碼,提供全套實驗Demo源碼。
11. 產品結構簡單易于維護,穩定可靠。
12. 可與“物聯網、移動網、通信網綜合實驗系統”中的通信網系統實驗平臺實現互聯互通,也可以與高頻電路實驗平臺實現無線電通信,構成相對完整的無線通信系統 。
三、實驗項目
通信原理實驗課程系列 | |
序號 | 實驗項目 |
1. | 語音AD轉換采集實驗 |
2. | 語音DA轉換還原實驗 |
3. | 語音數據的壓縮實驗 |
4. | 語音數據的解壓縮實驗 |
5. | 語音編碼實驗 |
6. | 語音解碼實驗 |
7. | 信元交織實驗 |
8. | 信元解交織實驗 |
9. | 信道檢錯碼實驗 |
10. | 漢明碼編、譯碼實驗 |
11. | Turbo碼編、譯碼實驗 |
12. | 信道正交編、解碼實驗 |
13. | 直接序列擴頻實驗 |
14. | GOLD序列特性實驗 |
15. | 解擴頻實驗 |
16. | 基于DDS的正、余弦波生成實驗 |
17. | 2A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18. | 2F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19. | BP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0. | DP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1. | QP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2. | OQP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3. | DQP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4. | π/4DQP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5. | M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6. | GMSK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7. | 16QAM調制、解調實驗 |
28. | 雙邊帶調制與解調實驗 |
29. | 雙邊帶抑制載波調幅與解調實驗 |
30. | 單邊帶調幅與解調實驗 |
31. | 頻分復用實驗 |
32. | PAM抽樣定理實驗 |
33. | PCM脈沖調制編、譯碼實驗 |
34. | CVSD連續可變斜率增量調制、解調實驗 |
35. | 時分復用、解復用實驗 |
36. | 基帶傳輸碼型實驗(BPH、CMI、AMI、HDB3) |
37. | 同步載波提取實驗 |
38. | 位同步信號提取實驗 |
39. | 幀同步信號成形實驗 |
40. | 眼圖觀測模塊測試實驗 |
41. | 噪聲發生器波形觀察實驗 |
42. | 通信系統插入噪聲測量實驗 |
43. |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綜合實驗 |
四、實物圖片
圖2 實驗平臺外觀圖
圖3 實驗平臺內部板圖
聯系電話